(一) | 狂犬病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一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報告主管機關。 |
(二) | 隔離:整個病程中必須嚴禁接觸患者之呼吸道分泌物。 |
(三) | 消毒:唾液及污染的器物必須消毒。雖然文獻上尚未有從病人傳染照顧者,但與病患密切接觸仍應注意,醫護操作時務必穿戴外袍、橡皮手套,及避免病人因咳嗽而將唾液噴及臉上。 |
(四) | 檢疫:對人無須執行檢疫。 |
(五) | 接觸者處理:如接觸者有開放性傷口,或其黏膜被病人唾液污染,則需施行抗狂犬病之特殊處置。 |
(六) | 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查明染患狂犬病的動物,及被咬的人及動物。 |
(七) | 治療方法:對於病患給予支持性加護治療。 |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102年7月17日衛署疾管防字第1020200694號函
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委託國內學者進行野生動物監視計畫,自南投縣魚池鄉及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拾獲的3隻鼬獾檢出狂犬病毒。目前農委會已分別將該3個鄉鎮與其他山地鄉列為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
二、為因應上開事件,並為降低人類感染狂犬病的風險,該局籲請臨床醫師注意以下事項:
(一) | 請醫師注意就醫民眾遭動物抓咬傷的原因是否與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相關。 |
(二) | 於國內動物狂犬病發生的三個鄉鎮(南投縣魚池鄉及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及其他山地鄉,遭受野生哺乳類動物、流浪狗或野貓抓咬傷,或皮膚傷口、黏膜接觸其唾液等分泌物,建議自費接種狂犬病暴露後疫苗。 |
(三) | 遭受國內無症狀之家貓或家犬抓咬傷,感染狂犬病的風險仍極低。如有家犬或寵物出現疑似狂犬病症狀,建議飼主向鄉公所及衛生單位通報後,評估自費接種狂犬病暴露後疫苗接種。 |
(四) | 狂犬病自費疫苗儲備醫院包括:臺大醫院、馬偕紀念醫院臺北院區、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壢新醫院、署立臺中醫院、童綜合醫院、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及署立花蓮醫院。 |
三、該局將依據農委會公布國內動物狂犬病疫情監視狀況,即時修訂相關醫療處置建議,並另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