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7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林幸道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林幸道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35年 生於台灣屏東
  • 民國61年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82年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等研究獎
  • 民國83.87-89年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等研究獎
  • 民國95.97.100年 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優秀論文獎第3名.第2名
  • 民國98年 獲頒高雄醫學大學第13屆傑出校友獎之母校貢獻類傑出校友
  • 民國104年 榮獲高雄市第41屆模範父親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林幸道醫師在服務方面之貢獻:(1)建立屏東地區醫療網,建立醫師支援、病患轉送系統,提昇屏東地區的就醫環境,確保病患能得到緊急醫療。(2)主持每月最新醫療新知報告的記者招待會,藉由媒體教導大家正確的、最新的醫療知識。(3)創辦「高杏藝廊」為南部藝文界盛事之一。(4)推動員工春節揮毫春聯贈送病友活動,建立醫病友誼互動。(5)多次前往災區協助支援人員,進行災區醫療工作。(6)協辦於校園內多場次慈善音樂晚會。(7)主辦多次泰瑞法克斯(Terry Fox Run)為癌症病友募款的慈善路跑活動,喚起大家對癌症預防與治療的認識。(8)在1980年即從事燒傷醫療,並建立了南部地區第一個燒傷中心,提供對年輕醫師的專業訓練及高屏地區嚴重燒傷病患的醫療。(10)自1981年開始為南部地區最早進行顯微重建手術的醫師,除提供醫療服務外,也訓練年青醫師的顯微再植及重建手術。
  2. 林幸道醫師在教學方面之貢獻:自1977年起即致力於整形外科醫療,並創立了高醫的整形外科及燒傷中心,提供年輕醫師整形醫療之教學、服務及研究的學習場所,除了全力提升醫療品質外,也注重培育人才,至今共有60位醫師在此接受完整的整形外科專科訓練,目前分佈於中南部各大、小醫院及診所,提供現代化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3. 林幸道醫師在研究方面之貢獻:(1)在1984年發表於整形外科A-class的國際期刊Plast Reconstr Surg的論文”Venous Drainage in the Reverse Forearm Flap”提出證據及病例,證明血液可在靜脈血管內逆流,此論文推翻了解剖學數百年來"血液在靜脈血管內不可逆流"的定律,由於此突破性理論的提出,提供了全世界整形外科醫師發展出一系列的新皮瓣重建手術,此論說已編入整形外科教科書中,為皮瓣手術基本的解剖知識之一,也是近代整形外科皮瓣手術重要的突破之一。(2)林教授研發微皮移植(microskin graft),能醫治大面積傷口,使傷口早期癒合,以拯救嚴重燒傷病人。(3)林醫師利用內視鏡以治療靜脈曲張症,減少術後併發症、降低復發率。(4)研究論文自1975年起至2017年,共發表有學術論文251篇,其中SCI論文佔71%。學術論文的量與質,讓林教授於1992年獲頒為國內整形外科領域的第一位部定教授。
  4. 林幸道醫師在國際事務之貢獻:(1)擔任第七屆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主辦第三屆台灣-新加坡-泰國的國際會議,除學術交流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國際友誼。(2)主辦2001國際整形外科醫學會亞太分會之年會,對提昇台灣整形外科的學術水準、國際能見度及與國際學者專家的交流,功效卓著。(3)擔任國際整形外科醫學會亞太區分會理事會理事,維護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的國際醫學會的會籍,並爭取應有的會員權利,讓台灣至今仍保有會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