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8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吳錫金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吳錫金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45年 生於台灣台中
  • 民國71年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94年 亞洲大學健管所畢業
  • 民國104年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最佳論文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走入偏鄉,照護服務雲嘉沿海地區民眾:有感於北港次區域位處雲林沿海地區,地處偏鄉、交通不便、人口嚴重老化,對於急重症患的照顧更是與時間競賽,經董事會大力支持投入鉅額經費,新建醫療大樓,添購癌症治療直線加速器等先進醫療設施,擴大更新急診室、綜合檢查室,同時強化特色醫療,落實醫療照護品質,提供新穎、可近及可靠的醫療服務,致力建構優質的友善醫院。近年來積極推動與中國醫大台中附設醫院醫學中心及彰化秀傳醫院合作,建立「救腦、救心、救命」的急重症醫療,目前是雲林海線唯一具備急性腦中風重度級能力及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北港次區域-元長、四湖、口湖、水林等偏鄉,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0%,吳院長進一步規畫建構整合性的老人醫療照護服務,除了成立社區健康長照中心,辦理社區整體照顧服務計畫,並設置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積極與社區總體營造接軌,組織社區醫療群,建構區域醫療網,落實雙向轉診、分級醫療;同時結合志工透過科技資訊平台,建構偏鄉高齡族群在地化友善老人健康服務模式,進而提昇及活化老人健康,守護雲林沿海地區民眾的健康。
  2. 參與醫學教育改革,提升臨床醫學教育品質:吳醫師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主任期間,正值醫學教育改革時期,著手規劃醫預通識醫學人文課程,加入臨床導向的觀念規劃器官模組新整合課程,以「醫院就是醫學院」設計五、六年級臨床課程,揚棄大堂授課,改以病人為中心的小組學習,注重實作並培養責任心,並以美國ACGME六大核心能力-臨床照護病人能力、專業知識、實作導向之學習與改進、人際及溝通技巧、專業素養及倫理醫療體系內之行為,作為醫學生畢業必備的核心能力,設計連貫式課程,深獲醫學生好評,TMAC評鑑獲得最高等級榮譽。鑑於醫療糾紛是醫師最不想遭遇的困擾,吳醫師於任內規畫三年級醫學生以敘述醫學、批判式思考設計醫療爭議課程,讓學生在未進入臨床前先以不同角度來討論,該論文獲得2015年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最佳論文獎。
  3. 在臨床醫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專精於泌尿腫瘤–攝護腺癌、腎臟癌、泌尿上皮癌等的診斷與治療,於1991年前往美國德州休士頓MD安德森癌症中心擔任研究員,發展出一人類攝護腺癌細胞株LNcaP–C4及C4-2亞株,並獲選為1993年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基礎研究第三名,目前此細胞株被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ATCC)保存並被廣泛使用於攝護腺癌研究;在臨床服務方面,極力發展微創手術並參與國際性臨床大型研究,提供高品質多元化的整合治療。
  4. 領導校務行政革新:吳醫師擔任中國醫藥大學總務長期間,領導同仁革新校務行政獲得肯定;管科會評鑑,獲得94學年度私立大學獎補助經費醫學衛生類組第二名。大學校務評鑑醫學組校務類「行政支援」項目獲評表現優良。
  5. 推動國際醫療服務:擔任中國醫大台中附設醫院主任秘書及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期間,積極提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協助兩家醫院通過國際醫院評鑑;並帶領醫療團隊前往聖克里斯多福及泰北,從事國際醫療服務,深受國際人士稱道。也曾擔任泌尿醫學會、台中醫師公會的理事、常務理事,服務民眾、奉獻所學、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