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9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江漢聲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江漢聲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39年 生於台灣台北
- 民國64年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畢業
- 民國71年 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
- 民國94年
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醫者的智慧》,醫學史相關著作
- 民國102年
獲美國泌尿科醫學會華人傑出泌尿科醫師獎
- 民國105年 獲輔仁大學傑出研究獎
- 民國107年 榮獲新北市醫療貢獻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江漢聲醫師行醫以來一直以服務病人,貢獻社會,熱心公益並拓展醫療資源為己任。他最大的成就是以一位臨床醫師擔任台灣學生人數最多的私立綜合大學輔仁大學的校長,並且在這所大學中為醫學院完成了新醫學大樓,完備許多系所。為一個全新的醫學系導入新的教育模式,和耕莘、新光、國泰醫院合作,使醫學生得到完整的醫師教育。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他四處奔走,遊說募款,從無到有創立了千床的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並順利經營迄今,從十年前的輔大診所到輔大醫院服務了新莊五股,泰山許多社區民眾,如今更擴大到新北市和台灣各地,對整個台灣的醫療有實質的奉獻。
-
江醫師一直以醫學教育為職志,從醫學生的基本教育到專科醫生的訓練,都實際參與規劃、改革和評鑑。他在輔大和鄒國英教授導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模式,並親自主授醫學倫理、醫學與人生等課程,2008年因課程創新而獲得輔大教學績優奨,2009年獲頒私校十大優良教師奨,江醫師以醫學人文的専長經常在各醫學院演講,為醫學生典範學習的對象。
-
江醫師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硏究所除了建立北醫臨床和基礎醫學的根本之外,也推展當時全國唯一的醫學人文研究組,涵蓋醫學與文學、教育、倫理,社會,音樂等跨領域範疇,造就許多人才。擔任醫學系主任時,把醫學倫理,法律與臨床案例結合,讓學生以演劇方式來做多元思考。江醫師在個人專業領域上也表現得很傑出,曾在1997-2009年分別擔任過性教育協會理事長、男性醫學會理事長、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及亞太性醫學會理事長,從事國內國際男性醫學和泌尿科的專業學術交流和專科醫師培訓教育,臨床表現上得過男性醫學會和泌尿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中國吳階平教授傑出泌尿科醫師奬,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傑出華人泌尿科醫師奬,研究表現上2001年得到北醫傑出研究奬,2016年得到輔大傑出研究獎,迄今共有期刋論文235篇。江醫師一直熱心社會公益,把他的專業做一般民眾的教育,在1997年創立了尿失禁防治協會,結合泌尿科,婦產科,復健科,護理人員做各種尿失禁的防治工作,這個協會傳承迄今已有年,嘉惠了社會上無數尿失禁的患者。
-
江漢聲醫師在轉任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後,開始經營輔大醫學系並興建輔大新醫學大樓。對於一個以前沒有醫學系也沒有自己醫院的私立綜合大學,江醫師本著對醫學教育的理念和熱忱,一方面充實完備醫學院的規模,一方面引進多方資源包括耕莘、國泰新光都成為輔大醫學院的合作醫院,提供教學設備,教職和薪資,各項研究計劃和臨床實習的課程安排,使醫學系的學生能得到完整的醫師養成教育,終究通過了臺灣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的評鑑。除了成功建置醫學系之外,也改制臨床心理系,成為目前國內培育臨床心理師最多的臨床心理硏究所。也相繼成立了基礎醫學硏究所,職能治療學系,呼吸治療學系,使輔大醫學院成為更具規模的醫學院。為了醫學院學生就近學習臨床技能,也使醫療能廣泛照顧輔仁大學的同仁,並深入附近各社區服務,2008年在衞生局核可下成立輔大診所,除了照顧輔大教職員工生之外,即從事新北地區的醫療服務。江醫師為輔仁大學、為新北市及天主教會營造了充滿未來的輔大醫院,可説是做為臨床醫師能夠廣被醫療愛心給臺灣社會的現實典範。
-
江醫師所做的醫療服務擴及到國際,在輔大擔任醫學院院長時,曾帶團參加在印度加爾各答,德勒莎修女所創的垂死之家為無家可歸,路倒的病人做醫療服務,同行的還有國泰醫院的主治醫師,除了為病人清創醫療之外,學生們也為病人餵食,洗澡,更難得的是在神父帶領下大家為臨終病人祈福,落實了身心靈的全人醫療。此外也帯團去外蒙烏蘭巴托做醫療服務,事實上輔仁大學的使命特色就是海內外的服務學習,每年海外的團隊都是全國數數一數二的多,江醫師都親自授旗,目前海外醫療毎年固定去的團隊有醫學院的非洲坦桑尼亞醫療服務隊,在多年的醫療服務之後,也準備代訓當地的醫護人員,以輔大醫院的資源做遠距視訊會診醫療,是輔大一向把服務學習形成社會企業的做法,也開啟輔大醫院國際醫療的未來。
-
江漢聲醫師以泌尿科醫師從事社會衛生教育到兩性教育,曾撰寫、編譯、合著泌尿科各種疾病保健、兩性健康書籍,之後並擴及到音樂治療,醫學人文倫理領域七十餘冊,曾於民國94年以《醫者的智慧》一書得到行政院金鼎奨,並有數本書得到國民健康的好書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