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9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李聰明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李聰明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39年 生於台灣苗栗
- 民國64年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95年 泰國Mahidol大學熱帶醫學及衛生研究所畢業
- 民國102年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
- 民國107年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碩士畢業
- 民國92年 榮獲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
- 民國100年
榮獲衛福部疾管署2011年防疫獎勵個人獎
- 民國105年
獲頒台灣感染管制學會頒感染管制特殊貢獻獎
- 民國106年 榮頒衛生福利部教案獎狀
- 民國107年
榮獲雲林縣第二屆醫療奉獻獎(防疫組)
- 民國108年 獲頒醫院評鑑暨醫策會良師益友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為母病捨理想,為偏鄉懷抱史懷哲;李聰明醫師自幼學業成績優異,高中時原嚮往理工科發展,卻見母親長年受胃病所苦,加上鄉下醫療資源缺乏,往往延誤就醫而結束人生,不忍母親受病痛,不捨鄉鄰受煎熬,因此選擇醫科順利考上醫學院。
-
不忘初衷,服務後山;1987年馬偕醫院在交通最不便,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後山-台東開設分院。李醫師憶起自己習醫的初衷是為讓醫療資源挹注到偏鄉,毅然自願前往,在台東服務五年多,除在第一線看診外;全心全力投入當地的醫療事工和社會服務事項。使偏鄉民眾能得到最基本的醫療照護,免於孤獨無助和南北奔波。
-
排除困難,做對的事;李醫師深覺感染疾病和感染管制日趨重要,在擔任感染科主任20年間,致力推展感染科和感染管制業務,也開始接受醫師們都不願意診治的愛滋病人,並規定進入感染科的醫師一定要看愛滋病病人。對於感染管制工作,力主感染管制概念的落實及日常化,獲得醫界的認同與肯定,也讓民眾對感染管制相關的衛生教育有更多接觸與認識的機會。秉持『病人的安全是醫院的基石,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理念,竭盡全力去推展和提升國內感染管制概念和作為並引進國外感染管制新觀念。
-
感染專業,點亮台灣:感染管制的作法和思維,除需有創新的好點子外,也需與國外感染管制相關團體進行專業的學術交流與觀摩合作。李聰明醫師在擔任2015年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邀請全球40多國的感染管制專家來台,成功舉辦台灣首次國際感染管制大會,即「第七屆亞太管制國際會議」,見證台灣感染管制的軟實力,達成自我期許「感管專業化,專業國際化」的目標。當時與會人數達4000左右,在國際舞台上,點亮台灣。
-
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李聰明醫師投身醫療服務倏忽已40多年,秉持果斷而謙卑的特色,曾留學英、日、美、泰等國家精進其專業,對內科、肺結核、胸腔病、愛滋病以及熱帶醫學和衛生頗有研究,並熱心參與國內外義診服務。2003年,全台灣、甚至全亞洲,陷入SARS風暴的危機中,當時負責馬偕SARS的防疫工作,也投入北區醫療院所的輔導工作,提供正向而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協助各家醫療院所提升感染管制的能力,並培養感染管制的優秀人才,讓優質的感染管制作為及觀念遍地開花。
-
那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李醫師60歲退休後,圓夢回學校再學習,順利申請醫學臨床博士班,且專注學習三年即畢業。2016年受感召至雲林偏鄉虎尾若瑟醫院接任院長,為推展醫院長期照護服務再度到學校碩士班修習長照相關知識。擔任衛福部醫院評鑑委員多年,及醫策會和疾病管制署多種科技和品質改善計畫主持人;尤其主導近年感染管制的查核與評鑑基準的修定。並導入及大力推廣國外新的"組合式照護感染管制模式",翻轉既往感染管制觀念,對國內醫療照護的感染管制品質提升、健保醫療費用節省和最重要的挽救病人免於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而死亡。
-
用心經營翻轉盈虧:李聰明醫師從馬偕醫院退休後,未選擇安適愜意的退休生活,心中存著莫忘初衷的理念到陌生的雲林下鄉接掌若瑟醫院院長職務,勇敢擔當起連續五年虧損,且在全國醫院經營績效名單中經常敬陪末坐,但已超越一甲子歷史的若瑟醫院,承擔經營發展的重大社會責任,在天主的保佑、協助與引導,和員工凝聚向心力共同努力下,終於改變赤字經營。
-
凡事親力親為,為偏鄉、為老幼弱勢築一個溫暖的所在:李聰明醫師深耕社區提供優質的優療品質,配合國家長期照護政策,將若瑟過去在長照的經驗發揚光大,擴大社區參與,讓長者晚年舒適、有品質且有尊嚴的生活,在2017年承接衛福部「失智中心共同照護計畫」成立雲林縣第一家失智共照中心。將不能化為可能,結合若瑟醫院與若瑟社會福利基金會,兩者相輔相成創設了台西區、口湖區、斗六區早療中心,陸續在虎尾、北港、崙背、古坑、四湖、水林、元長成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落實『陪你在地來老化,願恁健康呷百二』的長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