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9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黃瑞仁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黃瑞仁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49年 生於台灣嘉義
- 民國74年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畢業
- 民國83年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
- 民國98年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EMBA國際企業組)畢業
- 民國82年 獲臺灣振興醫學基金會優秀論文獎
- 民國83年
獲選為「歐洲心臟學院」(FESC)院士
- 民國101年
獲頒臺大醫院教材著作優良獎(個人組)
- 民國101年
獲頒臺大醫院教材著作優良獎(團體組)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黃瑞仁醫師於15年前雲林分院改制初期,即擔任副院長一職,投入雲林偏鄉醫療。憑藉其心導管治療專家經驗,積極籌劃成立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創制在心導管治療或心臟手術上,針對病人病況至少兩位主治醫師攜手合作,一起治癒病人的制度;該年11月完成雲林第一例心導管治療,隨後兩個月內陸續完成79個病例,帶領心臟團隊一步一步建立優質的心導管治療水準。五年後心導管病例成長十倍,2013年突破一千例,截至2018年12月總計完成14,052例心導管手術,929例開心手術,緊急心導管介入治療1,165例。逐步成為中部心臟醫療重鎮的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雲林地區可近性的急重症醫療照護,使鄉親不必因心血管疾病而南北奔波。
-
黃醫師於2015年獲總院推薦接任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亦不遺餘力的為了守護當地民眾健康及居家安寧照護而努力。2016年轉任雲林分院院長,黃醫師上任後,積極發揮管理專長,強調團隊合作,縮小城鄉醫療差距,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守護中部地區民眾健康,全心打造雲林分院成為民眾最信賴的大學醫院,陸續成立外傷中心、婦幼醫學中心、國際醫療中心、遠距醫療中心、急重症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罕見疾病中心等,強化醫療服務的廣度及深度。
-
黃醫師在醫療照顧方面,因雲林地處偏鄉,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為善盡社會責任,積極配合並參與國家衛生醫療政策及國際衛生活動之推動;秉持守護地方民眾健康,成為民眾最信賴的大學醫院之使命與願景,整合醫院團隊資源,深入社區、校園、監獄、無醫村、偏遠地區巡迴醫療服務等,提供延伸性醫療照護與弱勢族群捐贈救助。
-
黃瑞仁醫師於2017年整合神經內外科、神經放射科及復健科成立神經醫學中心;同年12月整合復健與職業醫學團隊,成立工作強化中心,提供職災勞工職業重建服務;積極推動社區健康守護團隊和雲林地區基層醫療建立互信互轉系統,實踐分級醫療;院務推動更配合國家政策,積極由出院準備服務銜接長照後續照護。
-
黃醫師在院務發展上,除繼續深化急重症醫療、創新服務外,2017年更放眼世界推動國際醫療,首度與非洲布吉納法索簽訂為期一年之醫療合作備忘錄。除推派本院醫師至布國當地古都古友誼醫院擔任醫療長外,更接受布國薦送學員至雲林分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臨床訓練,開啟雲林分院邁向國際醫療的新紀元。同時配合衛福部「新南向政策」,2017年起至印尼雅加達、2018年至印尼泗水進行「台灣印尼國際醫療交流合作計畫」,藉由實地訪視當地醫療院所,進行現狀評估與界定合作援助任務需求,擬定適當援助計畫及成為合作交流醫院;先透過醫療學術交流、分享醫療新知等,以協助提升醫療技術,嘉惠當地民眾;雙方並交流討論未來建立醫院簽約合作機會、代訓友邦醫事人員或國際醫療支援等計畫案。
-
黃仁醫師熱情投入教育,以心臟學專科領域典範教學,臨床親自示教指導,深獲學生信任;醫院教學秉持全人照護訓練的精神,具體落實醫學生、實習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及住院醫師各級學員之訓練,使具備一般醫學知識、臨床技能、人際關係、溝通技巧及醫療專業等照顧病人的核心能力,培養新一代優秀的台大醫師;藉由師資培育中心的課程,培訓臨床教師,增加實證醫學、醫療品質、醫學倫理、醫學法律,及加強人文及社會關懷等素養,以期待優秀的教師群能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塑造成為雲嘉南地區首選之訓練醫院。
-
黃瑞仁醫師為激勵學生服務熱誠,更以醫學系四年級病歷書寫課中「照顧好病人的秘訣就在關心病人」這句話引導醫學生找到工作的價值:一個人從事熱愛的工作,就可以承受勞累,能堅持不懈。如果找到工作的價值,將這份價值解讀為能夠幫助別人,就可以感到開心,而不是只覺得很煩、很累。2011年著作《醫者─披上白袍之前的十四堂課》,分享理念,本書獲得臺大醫院優良著作獎。在教學之外,黃醫師重視厚植研究能量和追求卓越臺大精神,並努力將這種精神帶入雲林分院,隨著人力資源的成長,鼓勵進修,提高研究能量,成為穩健邁向醫學中心的至要關鍵。另一方面,黃醫師亦積極推動雲林分院產學合作,與鄰近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中正大學等校進行跨學界研究計畫,皆有優良的研究成果,105至107年共申請專利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