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9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賴瓊慧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賴瓊慧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46年 生於台灣彰化
  • 民國71年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畢業
  • 民國89年 獲頒臺灣癌症基金會暨徐千田教授傑出研究獎
  • 民國96年 獲頒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
  • 民國99年 榮獲臺灣醫學會故高天成教授紀念演講獎
  • 民國99年 榮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
  • 民國100年 獲頒長庚大學優良教師研究獎
  • 民國107年 榮獲衛生福利部專業獎章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賴瓊慧醫師在1982年以第一名最佳實習醫師自臺大畢業後,即進入長庚醫院婦產科接受4年住院醫師訓練,在住院醫師時期就從事臨床醫學研究,1984年發表第一篇論文。接著婦癌研究員訓練2年,潛心鑽研婦癌知識及手術,力求精進;堅守不放棄每一個癌症病人的信念,不遺餘力、無怨無悔。升任主治醫師的第二年就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耶魯大學婦癌研究員訓練及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觀察員。在美國的閱歷深刻體認不同的醫療體系處理相同的問題可以有各式各樣的方法,醫師為了病人的福祉一定要誠心合作,醫師要從事與病人直接相關的臨床研究,臨床服務要與研究結合,關懷社會、產學合作。決心回國後要發展臨床試驗。在1989年回國後就和台大謝長堯教授共同發起建立了「婦癌化學治療團體」,是台灣第一個多中心臨床試驗團體。此團體後來轉變為國家衛生研究院「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的婦科疾病組。這些年來,長庚醫院照顧的婦癌病患佔全國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參與2002年世界婦產科聯盟癌登年報,長庚醫院是登錄子宮頸癌的病例最多,且是台灣唯一列名的醫院。
  2. 賴醫師其個人的學術成就和貢獻,獲得國內及國際學界的肯定和推崇,2002年當選台灣婦科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同年也當選國際婦癌醫學會理事。當今癌症的治療原則皆由跨國多中心研究團體在主導。吾人有感於亞洲應該成立一個亞洲人的跨國多中心研究團體,才能自己解決婦癌的問題,乃致力主導亞洲婦癌研究團體的成立,受到國內及亞洲各國熱烈支持,2005年11月當選為亞洲婦癌研究團體理事長,永久會址設在臺灣;她的領導和貢獻深獲肯定,所以2010年10月又獲得連任,在2015年亞洲婦癌研究團體也發表了兩篇領域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前10%的期刊phase III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的論文在Gynecologic Oncology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在2015年11月兩屆AGOG理事長任滿,她毅然交棒給擔任過Japanese GOG理事長的Prof. Kazunori Ochiai,AGOG理事會為感謝她的貢獻,給予榮譽理事長的榮譽。她也全力支持台灣婦癌研究團體在2009年的成立,並擔任子宮頸癌組的主席,培養年輕的醫師從事臨床研究。讓世界各國看見台灣對全球婦癌醫學之貢獻。2014年被國際婦癌醫學會提名下屆理事長候選人,其成就是受到國際學界的肯定。
  3. 賴醫師主持的分子影像(正子斷層掃描及磁振造影)在子宮頸癌及婦癌治療的應用之系列研究,2003年以來發表多篇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期刊(40篇,包括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篇),和閻紫宸教授也應邀為美國核子醫學年鑑(Nuclear Medicine Annual 2004及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2007)撰寫子宮頸癌及婦癌正子斷層掃描的應用專章(Chapter),並應邀在優級SCI期刊撰寫Review Article 及Expert Review Anticancer Therapy 及J of Gynecologic Oncology撰寫 Editorial。也應邀在國際婦癌醫學會(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 Cancer Society) 2006雙年會New Frontier Session擔任正子斷層掃描的婦癌應用Session召集人。2008國際婦癌醫學會Invited speaker。應邀在The Lancet’s Asia Medical Forum 2007: Management of cancer in uterine cervix擔任Invited Speaker; Asian Oncology Summit 2009, 2011擔任Invited Speaker。美國的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的保險給付之依據的3篇子宮頸癌應用論文,本院婦癌團隊就佔2。
  4. 賴瓊慧醫師的研究台灣子宮頸癌的HPV分子流行病學的基因型分佈,不但是台灣本土代表性的資料,也是單一原始論文世界文獻上樣本數最大者。HPV基因型是否有獨立的預後價值,一直是爭議不斷,從以上作初始手術的第一到二期A子宮頸癌 (N= 1067)中分析HPV基因型和傳統預後因素作多變數分析;這個研究的結果提供HPV基因型有獨立的預後價值一個正面的結論,且指出臨床應用之道。關懷社區結合桃園縣衛生局的多年型計劃「結合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人類乳突病毒去氧核醣核酸檢測之子宮頸癌篩檢」,長庚醫院研究計劃 (CMRPG32016-I-III)補助及桃園縣衛生局的配合,在兩年內施行到點篩檢一萬人次,每位參加者都會做子宮頸抹片及HPV測試。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或HPV陽性者將進一步陰道鏡檢查,結果發現由抹片異常偵測到的子宮頸中重度皮內腫瘤及子宮頸癌(CIN2+)為81.9%,結合子宮頸抹片檢查及HPV檢測則可達97.2%;若是無病變或輕度子宮頸皮內腫瘤之內的程度則仍可繼續每六個月一次人類乳狀病毒的測試、抹片及陰道鏡檢查追蹤以便找出帶原者痊癒或致癌之病毒或宿主之關鍵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子宮頸抹片正常的個案中HPV陽性的CIN2+三年發生率是HPV陰性者的34倍,建立了本土前瞻性大型研究人口基礎的長期縱向追蹤之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基礎,研究貢獻獲得了多項獎項。
  5. 在2014年12月賴醫師當選台灣女醫師協會理事長,和上屆李素慧理事長暨全體理監事的努力,主辦2015年國際女醫師協會(MWIA)西太平洋區台北會議,也獲得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衛福部、外交部的大力支持於4/24-4/26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台灣、日本、南韓、香港、菲律賓、澳洲及蒙古七國共219人,盛況空前。2016年七月率領台灣女醫師協會團隊前往維也納參加2016 國際女醫師協會MWIA Triennial Meeting在大會報告台灣主辦下一屆2019國際女醫師協會世界大會的準備,可以讓世界各國更認識台灣。結果由美國女醫師協會得標今年在紐約市舉行一百週年國際女醫師協會世界大會,賴教授也大力協助TMWA現任陳快樂理事長爭取2022MWIA Triennial Meeting。
  6. 賴醫師在2009年建立了長庚醫院北院區臨床試驗中心,隨即申請到2010~2013衛福部的「綜合級卓越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計畫,接著2014~2016年的「提升臨床試驗創新及競爭力計畫」計畫,在2017~2019年衛福部「精進臨床試驗能量及國際躍升計畫」,配合衛福部科技發展組在國內臨床試驗的推廣,不遺餘力。提昇長庚整體醫療團隊之臨床試驗品質,2017年底也通過了「美國人類研究受試者保護認證(AAHRPP)協會」認證,得到完全認證。生醫科技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新藥新醫材的研發需要優質的臨床試驗人才、社會大眾的支持。為台灣生醫科技的發展,期使長庚醫院為「台灣成為生醫科技島」的一大重鎮。在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醫務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和董事會的支持下, 2018年1月1日起賴醫師榮任林口長庚醫院的副院長,她將協助程主委規劃長庚的精準醫療。長庚體系決心要在這個領域以突破性的格局,延攬人才,找出最具優勢的議題,做出卓越的貢獻。
  7. 賴瓊慧醫師在2013年1月賴醫師接下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諮議小組召集人之職也擔任醫藥品查驗中心董事,就是要進一步來推動國家生醫法規管理的制度和運作的科學化,為台灣成為生醫科技島奉獻一己之力。自從她接任以來,食藥署已有三個新藥的核准通過領先美國FDA及歐盟EMA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的國家,因她的貢獻在2018年獲衛生福利部專業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