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20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陳耀昌 醫師

(左:蘇貞昌院長 中:陳耀昌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38年 生於台灣台南
  • 民國62年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 民國89年 獲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獎
  • 民國102年 獲生策會國家新創獎
  • 民國106年 獲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 民國107年 獲越南衛生獎章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細胞治療領域之醫療學術成果,1983年完成台灣首例自體骨髓移植、1984首例異體移植、1986首例冰凍骨髓移植。1989年促成捐血中心開始對血品進行HTLV-I之測試。1992~95多次赴越南,協助建立骨髓移植中心,發展醫療外交。1993年發起全國第一次骨髓捐贈運動,並促成器官捐贈條例之修改,使非親屬骨髓移植成為可行。2005年成功發展人類胎盤間質幹細胞第一代,在2013年榮獲生策會「國家新創獎」,並即將技轉。2010年成功發展人類胎盤間質幹細胞(第二代),並獲有專利。
  2. 細胞治療領域之公共服務具體事蹟,創立「台灣細胞醫療促進協會」,扮演產、官、學的溝通平台,協助推動台灣細胞醫療相關產業發展及國際交流,致力於全面提升台灣細胞醫療科技之發展水準。擔任衛生福利部多項職務,包括:(1)衛生福利部再生醫學及細胞治療發展諮議會委員(2)食品藥物管理署再生醫學諮議小組委員(及首任召集人)(3)衛生福利部漢生病病患人權小組召集人(4)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醫療技術小組委員、生策會政府合作委員會委員。
  3. 催生「法醫師法」1998年,因「林滴娟事件」赴中國,有感於台灣法醫人才培育不足,制度亦不健全,乃以行政院顧問之職上書政府,建議成立法醫人才培育體系及建立法醫證照制度。自2004年起擔任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法醫師法亦於2005年通過實施。台灣法醫師完整新體系得以建立。
  4. 擔任漢生病病患人權小組召集人九年,深獲院民信賴。在《財訊》撰寫專欄,出版《生技魅影》,是國內最早呼籲重視「高齡化」、「少子化」危機者。曾擔任總統府人權委員,為增進國民之「健康人權」發聲。2008年起,擔任「漢生病患人權小組召集人」,為院民爭取補助,備受院民信賴。
  5. 研究台灣人疾病人類學,提出新論述。著作《島嶼DNA》,以醫學專業,分析台灣人的DNA及疾病人類學。以醫學證據證明台灣人祖先的多元來源、多元族群、多元文化,提出台灣系漢人擁有南島語族的基因。在人類學方面,與北方漢人及南方漢人之相異處。2016年榮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