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21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洪大川 醫師
(左:賴副總統清德 中:洪大川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51年 生於台灣台中
- 民國76年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學士畢業
- 民國105年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畢業
- 民國104年
獲醫師公會全聯會表揚八仙塵爆事件積極救治之醫師
- 民國105年
獲頒國民健康署第四屆健康促進貢獻獎:個人貢獻獎
- 民國105年
榮獲新北市第5屆醫療公益獎:醫療貢獻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八仙塵爆事件因應,整體表現吸引美國專家注意:104年6月17日八仙塵爆事件發生當晚,由於淡水馬偕醫院是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醫院,洪大川醫師在第一時間趕回醫院,當踏進急診現場時,現場瀰漫濃濃的焦味、一灘灘混雜著彩色粉末與血跡的積水,至今回想仍然怵目驚心。擔任現場總指揮官的他,憑藉著積極迅速、妥適調度與臨危而不亂的機警處理,讓59名中重度燒燙傷病人均能於數小時內住院接受治療,成為該事件中收治傷者最多的醫院,洪大川醫師也因此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揚狀,更因為本院傷者存活率高達97%,吸引美國衛生部及美國燙傷學會派人至本院交流參訪。
-
配合政策,靈活調度,全力投入防疫工作:今年疫情嚴峻衝擊雙北地區,洪醫師擔任淡水馬偕防疫工作總指揮,將病房改為防疫專責病房共125床(含防疫專責加護病房24床),前後收治近200位確診病人。率先承辦新北市政府第一家集中檢疫所─淡水集中檢疫所,指派醫護同仁長達53天進駐,累計照顧494位需隔離的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設置的社區篩檢站已篩檢超過6,900人次,揪出19位陽性個案,陽性率0.27%;另與淡水區公所合作,承接新市國小中型疫苗接種站,淡水馬偕服務超過3萬5千人次以上。
-
多元社區健康營造,建構網絡組織平台:洪醫師讓醫療服務走入群眾,以多元觸角推展社區健康營造,初始配合當時台北縣政府推動「淡水鎮健康城市」,參與「淡水鎮健康城市促進會」團體會員,並推動「新住民婦女孕產期健康、低出生體重兒」、「心理健康」、「新陳代謝症候群」、「旅遊景點如藍色公路的緊急救護」等四項社區健康議題,於97年7月為台北縣打造第一個通過WHO「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健康城市認證。
-
積極參與衛生政策推動,連結長照永續深耕:配合新北市衛生局推動「醫療照護資源垂直整合」六大醫療聯盟「綠色通道」服務,增進雙向連續性醫療照護的一條龍快速服務,弭平城鄉差距之快速通關的醫療品質及後續復健的便利性。將長照2.0轉銜服務之單一窗口功能,除附設護理之家、附設居家護理所、承辦四處日照中心托老據點、二處樂智據點,配合推動醫療照護資源垂直整合「綠色通道」服務及推動居家安寧服務,洪醫師因擔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長老乙職,亦參與三芝區雙連安養中心之決策監督,此機構為全國推動長期照護示範中心,亦為多國參訪長照之首推單位。
-
服務、研究並重,備受國內外肯定:洪大川醫師負責推動本院相關健康促進業務,率領團隊獲得多項殊榮,亦陸續接受20個國家、11個國內醫院機構團體參訪交流,及11所大專院校63位學生實習,對於深耕地方功績卓著,洪醫師於105年獲頒衛福部國健署「健康促進貢獻獎-個人獎」及新北市政府「醫療公益獎-醫療貢獻獎」,可謂實至名歸。為積極將健康促進成果推向國際,激勵同仁參與國際健康促進醫院(HPH)研討會之論文發表,自2012年至2019年計有213篇,2017年高達46篇,2019年發表總論文篇數達39篇,洪大川醫師更於2013-2014年連續獲選國際HPH海報票選績優前三名。
-
深入偏鄉,開啟遠距服務新紀元;洪醫師為符合馬偕創新卓越及照顧偏遠地區弱勢族群的核心價值,於109年通過通訊診療計畫審核,發展國際與台灣通訊診療服務,又逢COVID-19疫情,配合國家政策迅速整合資源實施防疫通訊診療,目前每日12診次,於今(110)年5月20日至7月16日共47天內提供2,708人次並交付調劑852人次,計有92位醫師參與,整體滿意度為92.9%。由於新竹縣尖石鄉連續三年,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高居前二大主要死因,109年於IDS計畫啟動尖石鄉秀巒衛生室心臟專科遠距會診,洪大川醫師親自前往尖石後山,首度以穿戴式裝置,將住民的心電心音量測後傳送至台北進行判讀,以期「揪」出心臟功能異常者,將偏鄉遠距醫療之會診帶入另一個全新的紀元。
-
拓展國際醫療,推動台灣醫療軟實力:國際醫療亦是洪大川醫師主責範圍,在擔任副院長任內,持續於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糖尿病防治能力提升計畫,整合性照護能力、種子教師、培訓,推行以行動衛教車到各村落衛教並檢測血糖,於COVID-19
疫情期間也扮演重要的防疫宣導角色;後續更積極協助該國成立義肢工作室計畫,以遠距傳輸模型在台訂製義肢的作業模式,再藉由船舶運回該國安裝,此舉讓該國的義肢價格大砍9成,嘉惠有需要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