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21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戴啟邗 醫師

簡歷

  • 民國32年 生於江蘇江都
  • 民國98年 榮獲花蓮縣醫師公會第2屆醫療奉獻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為花蓮醫師公會付出:戴啟邗醫師擔任1屆理事(76~79)、2屆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79~85)、5屆常務監事(85~106)、1屆常務理事(100~103)、2屆總顧問(106~迄今) 35年來持續參與公會事務,熱心服務會員,勇於任事,善於溝通、協調,使花蓮醫界一片和諧,並且積極提升醫界形象及影響力,成績斐然。
  2. 推廣偏鄉醫療:戴醫師自從民國88年迄今深入偏鄉地區-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為鄉民服務守護健康不遺力。
  3. 創立花蓮醫療廢棄物共同清除處理體系:戴醫師是位懸壺濟世的婦產科醫師,為了服務社會的基層醫療,在最艱困的環境下,成立了戴啟邗婦產科診所,是一段「從零到有」的奮戰歷程,遭遇過驚心動魄的恐嚇勒索,扛著種種壓力,為百姓接生救死,風雨無阻,在地方上聲名遠播,展開了數十幾年堅定無悔的從醫之路。隨著大環境之改變,全民健保制度實施與相關法令的規定,造成醫療機構與健保單位的衝突與對立,為了爭取醫師應有的權利,在79-85年擔任兩屆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任內因衞生署署長張博雅積極推動醫療廢棄物處理廠設立,當時任職理事長遂承擔整合任務,召集花蓮縣內各級醫療機構及醫師公會本身,集資並配合衞生署之補助款項,組建花蓮縣醫療廢棄物共同清除處理體系,並將焚化爐及其污染防治設備,建於花蓮鳳林榮民醫院院區之內。嗣行政院衛生署(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於84年6月14日核定設立「花蓮醫療區域醫療廢棄物共同處理體系」,並設有「花蓮縣醫療機構廢棄物共同焚化處理設施管理委員會」。系焚化場於85年2月間正式啟用後,92年4月8日始有「醫療廢棄物共同清除處理管理辦法」之規定,因而依此規定,須以「花蓮縣醫師公會」名義,申請醫療廢棄物共同清除、共同處理許可證,處理醫療廢棄物迄今。共同處理體系從民國84年營運至今已歷經26年,鑑於環保法規迭經變更,法令的要求也越加繁複嚴格,主任委員一職須有專人負責,102年再度受聘擔任主任委員ㄧ職迄今,負責共同處理體系營運之監督管理之重責,歷經焚化爐設廠、資金籌備、人力管理、環保單位稽查、政府機關查核,以及土地的糾紛,面對法院、環保單位,一一迎刃而解。時至今日,戴醫師年近八十,已是耄耋之年,但依舊秉持著奉獻於醫界、貢獻於社會,在醫路上無私付出。
  4. 協助政府抗疫、守護花蓮:民國92年的SARS疫情,以及去年開始的Covid-19肺炎,從疫病一開始爆發,在戴醫師的指示之下,醫療廢棄物共同處理體系,即全力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除負責負壓隔離病人的感染性廢棄物清除及處理外,同時擴及集中檢疫、居家隔離者的廢棄物處理。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一開始時,為展現公會服務地方鄉親、發揮公益精神,戴醫師還親自告知環保局,公會願提供無償服務,為花蓮縣民處理集中檢疫及居家隔離者的廢棄物問題。後來雖然環保局因編有公務預算,而酌以補助,然大愛精神,惠及鄉親、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