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7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林修哲 醫師

(左:陳時中部長 中:林修哲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41年 生於台灣新北
  • 民國66年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林修哲醫師於民國72年至73年參加中華民國援沙醫療團,擔任法德國王霍阜醫院加護病房及血液透析中心主任,領導一支由多國醫師組成團隊治療最重症病患,獲沙國東部省衛生處高級視察兼院長(Dr. Abdullah Al-Anizi)之嘉許,為鞏固中沙醫療外交而努力。
  2. 70年代現代醫學突飛猛進,但城鄉醫療卻差距越深;林醫師公職任久,無力感漸生;少年時立志行醫效法史懷哲非洲蠻荒救人情懷又再湧現;但又惶恐有負師長栽培,幾經天人交戰後決定下鄉到更需要他的地方,妻子的故鄉-屏東。79年8月開業,81年2月成立屏東地區第一家診所洗腎室。
  3. 林醫師為解決病患需長期每週洗腎三次之交通問題,決定除了讓病患洗腎時平安外,也要讓他們能平安來洗腎,洗腎後平安回家,讓在外打拼的親人放心。同時組織一支醫療團隊,從病患的角度病患的需求,以同理心來照顧他們,並營造溫暖關心環境將其心境導向正面進取,讓大多數病患皆可回歸工作崗位照顧家庭。如此經營數年獲屏東廣大鄉親肯定,也更努力服務大眾。尿毒患者多伴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其他疾病,身體耐受力較差,有時需立即洗腎以化解危機,常有病患病情發作緊急欲往高雄救治,但卻死於途中。因此決定成立全年24小時緊急透析,期能儘速解除病患痛苦挽救生命,亦可達到節約醫療資源效果。同時與相關醫院建立溝通良好之轉診管道,讓病患獲得快速及最好之治療。病情較輕僅須藥物治療及悉心照護者,則留診所觀察診療數日待穩定後再讓其回家,亦未申請相關醫療費用。部分病患成年子女在外謀生,家中只剩老弱,當有病痛來電求助時,亦本著人饑己溺精神前往救助,雖近午夜數十公里外大武山區原住民婦人打來求助電話也是如此,有時亦於救護車上護送病患緊急就醫。經常奔馳屏東鄉野村道,偶而略感疲憊,但見到病患感激眼神,甚是欣慰。
  4. 90年代初期台大醫學院院長謝博生教授瞭解基層醫療之窘境及盲點,籌畫成立家庭醫師整合照護制度,藉由橫向整合基層診所全人照護與醫院縱向合作,以架構完善醫療體系。師生情誼委託重任,在高高屏扮演推手,林醫師乃於92年5月率先成立屏東社區醫療群,如今試辦計畫已成為制度,所涵蓋醫師數及家戶數已逾半,也成為健保制度的核心價值。
  5. 林醫師熱心社會公益服務如下:長期捐助希望工作坊,關懷愛滋病患,長期捐助燭光協會,幫助屏東弱勢家庭,八八風災幫忙賑災,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期間主動提供民眾免費免刷卡超音波檢查,擔任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屏東分會委員,長期關懷受害人及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