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6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黃碧桃 醫師
(左1林奏延部長 左2:陳建仁副總統 中:黃碧桃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38年 生於台灣桃園
- 民國62年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68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研究員畢業
- 民國92年 國立陽明大學醫院管理所畢業
- 民國71年 榮獲青年獎章
- 民國71年 獲頒兒科醫學會獎
- 民國76.78.86年 獲頒超音波學會研究獎
- 民國95年 榮獲台北榮民總醫院優良醫師獎
- 民國99年 榮獲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黃碧桃醫師自1979年引進雙面及杜卜勒彩色超音波心臟圖,協助診斷先天性心臟病,診斷迅速且正確,使許多病嬰及病童避免不必要、有侵害性的心導管檢查,且對病童手術後的心臟結構及功能長期追踪,助益良多,並且將此技術在國內超音波學會,每年的心臟超音波初級教育中,傳授年青學者,並且發表多篇相關論文,著作成參考書,供初學者學習。
-
黃碧桃醫師自1984年開始研究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提供產前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技術,造福許多新生兒;1986年起開始研究川崎病的病因,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斷及治療,首先研究不同劑量的免疾球蛋白治療川崎病,以期防範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1994年引進介入性心導管術,以免開刀方式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童,首先引進經心導管關閉動脈導管的技術,後又引進以封堵器關閉心房中膈缺損及大動脈導管,成功救治許多病童,免除病童全身麻醉及開心手術的痛苦及危險,後再引進以支架氣球導管擴張術,治療無法以手術開刀的週邊肺動脈狹窄,造福拯救嚴重的心臟病童。
-
為傳承國內兒童心臟科的技術及知識,黃醫師在40餘年的行醫期間,共訓練了40餘位兒童心臟學專家,目前在國內各級醫療院所為病童服務。
-
早年台灣醫療資訊不發達,許多先天性心臟病童家屬因不了解治療及照顧方法,感到不知所措,黃碧桃醫師為了讓家屬了解此疾病,從1977年開始收集美國心臟學會及國內先天性心臟病資訊,撰寫《認識先天性心臟病》小冊共發行7版,在診間免費發送,大幅提升病患及家長們對心臟病的認識,也改善了醫病溝通的關係;之後又陸續出版數本著作,幫助家屬瞭解如何治療及照顧病童。
-
黃醫師雖已屆齡退休,但仍對後學者傳授經驗及知識,每月固定在陽明大學宜蘭附屬醫院、三軍總醫院、國防醫學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醫學大學等講學及臨床指導醫學生及住院醫師,並且在銘傳大學、中央大學、台北大學等,為一般大學生授課,傳承兒科疾病及心臟學知識。
-
黃碧桃醫師行醫教學40餘年,並從事許多臨床及基礎醫學研究,共發表研究論文百餘篇,為兒童心臟學的未來發展盡心盡力,目前仍為國防醫學及陽明大學小兒科兼任教授,積極負責教學及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