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5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張金堅 醫師
(張金堅醫師)
簡歷
- 民國35年 生於台灣台中
- 民國61年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72年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 民國78年 榮獲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優秀論文獎
- 民國81年 榮獲台灣醫學會杜聰明博士優秀論文獎
- 民國99年 獲頒台灣大學資深優良教師
- 民國100年 榮獲癌聯會癌症醫療終身成就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張金堅醫師在求學期間靠著清寒獎學金與家教收入完成學業,畢業進入職場後,對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熱心教學,1991年擔任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維。張醫師擔任外科部主任時,認為「教書不要繁複,而要精簡」,以此原則規劃出的臨床敎學方案,由專任主治醫師集中教學,提供學生在外科見習時,相當貼切而且實在的學習方針。此外,張醫師還規劃編輯外科住院醫師手冊、外科急救手冊、外科臨床案例及手術圖譜,對實習和住院醫師教學,有了啟發性的教學效果,造就很多優秀的外科醫師。
-
張金堅醫師在醫學研究方面,成就非凡,更著重於跨領域的團隊研究,整合包括台大醫院、醫學院、工學院、電資學院的研究人員,組成學界科專大型計畫的研究,進行產學合作長達六年,研發專利10項以上,並技轉給安克生醫公司,該公司因而成為上櫃公司,在台灣首創電腦輔助診斷軟體,促使台灣的醫療生技產業加速升級,傲視世界。
-
張醫師有著豐碩的研究成果,曾執行「血管新生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技術研發」,帶領台灣頂尖的醫學人才及物理、力學、材料學等專家共同探討血管新生的奧秘。因為血管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器官系統,許多腫瘤及缺血性、發炎性、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已知是由血管新生的缺陷所導致,張金堅教授藉由這項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居於國內領先地位。
-
服務廣大病患,是張醫師終身的志業,醫療不偉大,讓痛苦的病患得到最好最適當的治療,才是醫者的天命,醫者,不為己私,近大義也;仁義為懷,其德乃真。張教授的服務足跡,從台大醫院、署立桃園醫院到澄清醫院的縱向很深,成立很多醫療社團,打開學術與臨床的橫向廣面,這一切都是為了提升台灣醫療品質,讓病患感受到醫療的不斷進步,這些成就最後都回歸到病人的身上。
-
張醫師40年來行醫生涯,重視病人身、心、靈的康復,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投入全人醫療,透過公益活動,舉辦無數場的乳癌預防及篩檢活動,不知已挽回多少婦女的寶貴生命,也因而間接照顧了無數家庭;同時透過舉辦無數場的病友會、專題講座,讓病人得到身、心、靈的健康。「成功不必在我,但在成功的過程中要有我們的參與」,這是張金堅醫師推廣公益活動的堅持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