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4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鄒國英 醫師
(左:吳副總統敦義 右:鄒國英醫師)
簡歷
- 民國39年 生於台灣雲林
- 民國64年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96年 榮獲第2屆兒童醫療貢獻獎-中流砥柱獎
- 民國98年 榮獲台灣兒科醫學教育獎
- 民國103年 榮獲輔仁大學教學成果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
鄒國英醫師於33年間致力於台灣新生兒醫療工作,提升新生兒醫療照顧水準及新生兒醫學教育,更在教學醫院建立或推展「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教學」、醫學倫理教育,以及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的病人照顧模式。
-
鄒醫師於1981年自美回台後,即成立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小兒科,致力於醫師及護士加護照顧的訓練、重新設計病歷以符合加護照顧的需求,並購買加護照顧設備,設立台灣最早成立的第3間新生兒加護病房。1988年回到台大醫學院任教及台大醫院任職,擔任新生兒學教學及從事新生兒醫療工作,次年亦成立了新生兒加護病房,在她的推動、帶領及整個團隊的努力,使得台大醫院的極低出生體重兒的照顧成績為台灣各醫院之冠,同時鄒醫師也致力於改進醫學生的教學方法,得到學生及院方的肯定。
-
鄒醫師於1995年起一直擔任「台灣早產兒聯合追蹤小組」專案計畫主持人,在全省成立6個早產兒門診及追蹤檢查團隊,不僅對早產兒及其家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為許多住院醫師、臨床研究員提供學習機會及研究素材發表論文,且發表了4本白皮書,對了解台灣極低出生體重兒的罹病、存活及心智、動作及神經發展方面,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本土性資料。
-
投身於醫學教育,進行PBL課程規劃、教材準備、師資培育、教學資源與教學環境之設立;為延續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及自主學習的技能與態度,鄒醫師自2004年發展「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教學」,此教學方法目前持續在輔大三間主要教學醫院進行,並有其他教學醫院採用。此外還推展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的病人照顧模式-實際參與病人的照顧。
-
自2005年開設醫學系六年級醫學倫理學,在此課程邀請多位臨床老師參與小組討論的帶領老師,以藉由教學相長增加臨床老師對倫理議題的覺察與反思能力,使他們的醫療行為更符合倫理,可作為學生在臨床學習時的楷模,發揮潛藏式課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