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3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李三剛 醫師

(左:馬總統英九 右:李三剛醫師)

簡歷

  • 民國38年 生於台灣省台南
  • 民國62年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民國100年 獲頒輔導會模範公務人員「楷模獎章」
  • 民國101年 榮獲醫療影像特殊貢獻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參與國民健康署婦女乳癌篩檢工作:李三剛醫師於90年期間應衛福部聘請擔任醫療品質委員會委員,負責研擬台灣乳房X光攝影品質標準,並申請「乳房X光攝影品質標準臨床試辦計畫」,提供給各醫療院所參考實施,以確保乳房X光攝影品質。同時配合衛生政策,推動四大癌篩作業,爭取與署立台中醫院共同承接台中市衛生局贈與之乳房X光攝影車,同時搭配其他癌症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篩檢及糞便潛血檢查),共同服務廣大台中市民。
  2. 建立全國首創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完成全院「無片化」目標:李三剛醫師於擔任台中榮總放射線部主任時,與資訊室溫嘉憲主任合作積極研究影像數位化網路傳輸技術,二十多年期間,除在中榮研發全國首創醫學影像儲傳系統(PACS),完成全院無片化。近年來,更主導中部三所榮院影械手臂手術室,運用高科技硬體設備取代更多難度耗時的傳統手術,成為本院泌尿外科的醫療特色,帶動其他醫院相繼引進該設備提升優質服務。此外培訓優秀的醫師,提升儀器使用效能。另兼顧其他部科之醫療發展的特色購置尖端儀器設施,如正子造影、高能遠距放射治療儀、3T核磁共振儀、準分子雷射血管成型術系統、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體外震波碎石機、心臟血管多切面電腦斷層(NDCT)等,為培育優異的專業人員,精進醫療技術與品質水準而努力。
  3. 推動榮民醫療機構水平、垂直整合,優化分院發展:李醫師於97年榮任副院長一職,首要負責輔導會重要政策之推動「醫療體系垂直整合」之工作,將嘉義、灣橋、埔里等三所榮院垂直整合成為中榮之分院。整合初期確實受到挑戰,但李院長以其曾擔任榮院院長執行過水平整合之經驗,逐步克服困難,贏得同仁的支持,也不負長官厚望,達成任務。
  4. 推動國際醫療,充分發揮「醫療無國界」、「人飢己飢、人溺己 溺」的高度情操:(1)建置中榮與國合會國際醫療合作網路,推動「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2)連續五年參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舉辦『台灣醫療服務赴中國大陸訪問團』,率團赴大陸青島、大連、北京、南京及重慶等地訪問,開拓對大陸醫療服務的商機。(3)負責執行中榮與諾魯共和國之台灣醫療計畫。101年9月起中榮派專科醫師常駐諾國,支援一年三次專科臨床醫療小組義診服務,為我國醫療外交盡一份心力。(4)境外國際醫療支援業務:多次配合國合會、世展會、台灣路竹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等組織,派遣醫護人員援助友邦國家,進行義診與衛教工作,提昇當地醫療衛生照護的能力。(5)督導國際暨兩岸醫療觀光業務。(6)接待國際外賓參訪。(7)督導國際人士進修訓練業務。(8)帶領該院醫療團隊前往泰北清萊府帕黨與滿星疊地區提供免費醫療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