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典範獎

2012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

賴春生 醫師

(左:吳副總統敦義 右:賴春生醫師)

簡歷

  • 民國41年 生於台灣省苗栗縣
  • 民國66年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 民國89年 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畢業
  • 民國94年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 民國95年 榮獲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孔夫子獎
  • 民國100年 榮獲高雄市醫師公會醫學教育特別貢獻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賴醫師是一位孜孜不倦,非常有創意的整形重建外科學者,自住院醫師的訓練過程中即有多篇研究論文發表,對於團隊研究的人才培育更是不遺餘力,以期盼提升整體的研究能量,同時也是國科會研究計畫、衛生署研究計畫、教育部研究計畫之長期審查委員。研究主題兼具永續與創新,涵蓋專業與跨領域,包含顯微重建、燒傷治療、肢體重建、糖尿病足、美容醫療、幹細胞與傷口癒合、醫學教育、醫療管理......等,尤以糖尿病足、皮瓣手術、眼瞼下垂(ptosis)及醫學教育領域最為傑出。
  2. 賴醫師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優良成就,於1991年得到台灣振興醫學基金會優秀論文獎,積極持續代表台灣燒傷界及整形外科界參與兩岸及世界之相關學術研討會,在各個國際學術舞台上常受邀擔任invited speaker、keynote speaker或者是master class。由於學術研究的成就與發明數種新的皮瓣手術,賴醫師也受邀在國內外教科書撰寫燒傷、糖尿病足、眼瞼下垂、指尖重建及課程改革之專文。
  3. 賴醫師不遺餘力地投入及領導醫學教育的改革,更受到國內外醫學教育界之肯定,先後受邀於台大、陽明、北醫、國防、中國醫、中山醫、成大、慈濟、北京大學醫學部、汕頭大學、新加坡大學及許多醫學中心演講,為國內醫學院校互相學習之標竿。
  4. 賴醫師從2003年接任高醫醫學系主任到醫學院院長,迄今歷時9年,持續用心與努力地從事教育改革之實務工作,在「多元自主、終身學習」的成人教育概念下,於2004年率先啟動全面而具有指標性的醫學系課程改革,在以「人」為主體概念下進行器官系統為主的基礎臨床整合型課程,打破基礎與臨床兩相分離的傳統課程,輔以臨床技能教學,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術評估、問題導向學習及專業素養的重要課程,這是一項公認非常艱鉅與耗時的工程,在賴醫師前瞻性的規劃與執行下,紮實地推展醫學全人教育。此外,於擔任高醫醫學院院長任期間,積極整合基礎與臨床之研究平台,成立跨院系之研究中心,並擔任幹細胞研究中心及醫學教育研究中心之召集人,每月定期舉行研究計畫及成果發表,績效卓越。
  5. 為強化醫學生的服務之實踐,從2003年起將「服務學習」課程改革重整,並在地紮根醫療用福佬話、客家話及社區關懷課程,率先於2004年規劃實施客觀結構式入學面談,首開國內客觀結構面談之先鋒。
  6. 在南台灣醫療照護環境上,賴醫師更是竭盡全力地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優質服務,於87年派任高雄市小港醫院創院院長,立下醫療體系公辦民營的典範,並開發全國第一部影像傳輸系統,成為全國第一家無底片醫院,奠定發展南台灣影像醫療之重要基石。
  7. 賴醫師待人處世良善,總能以尊重「人」為出發點,具有很好的溝通能力,正面取向,熱心公益,關懷弱勢,經常到各種社團演講,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