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貢獻獎

2021年度【台灣醫療貢獻獎】得主

黃偉春 醫師

(左1:陳部長時中 左2:賴副總統清德 中:黃偉春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58年 生於台灣苗栗
  • 民國84年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 民國78年 英國布理斯托大學臨床科學學院博士畢業
  • 民國105年 獲頒國家醫療品質獎-持續品質改善個人獎
  • 民國107年 獲總統頒發考試院公務人員奉獻獎
  • 民國107年 榮獲高雄市醫師公會高杏獎
  • 民國109年 榮獲109年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貢獻獎表揚計畫-優良貢獻獎
  • 民國109年 獲頒第十三屆崇越論文大賽競賽-優良論文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推動心肌梗塞院內國際照護品質提升:黃偉春醫師自2006年推動台灣心肌梗塞品質全面提升,院內分成三個階段:(1)到院緊急心導管治療(全國首創心導管醫療網)(2)到院後全人照護(藥物治療、戒菸及營養衛教等)(3)重症復健,為了推動台灣24小時心導管,黃醫師突破晚上打血栓溶解劑的長年陋習,推動初期每個月黃醫師有20天睡在醫院辦公室行軍床,為台灣第一位值班都睡醫院隨時待命搶救心肌梗塞病人的心臟科主治醫師,直到現在仍是十數年如一日,憑一股熱情,打造台灣最有效率心血管團隊,因為成果卓越獲總統頒獎,進而推動台灣急重症醫療評鑑建置,相關指標均列入評鑑規定,很多醫院甚至追隨黃醫師團隊腳步,因而臺灣緊急心導管治療比例由50%上升至接近100%,使台灣成為世界心肌梗塞治療領先國家,黃醫師推動的改善案可以說是台灣心肌梗塞治療的里程碑,台灣成為全世界唯一積極用指標監控心肌梗塞品質的國家,目前黃醫師撰寫心臟衰竭教案,提昇全球心臟科專家持續教育品質。
  2. 推動台灣及國際醫療品質提升:黃偉春醫師親身力為,自2002年起,持續推動醫療品質之改善,深獲各界肯定,共獲頒490項國內外榮譽肯定。
  3. 推動心肌梗塞新冠疫情國際照護:黃偉春醫師2020年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專家撰寫「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疑似或確診新冠病人應變策略」,刊登於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國際SCI3.282醫學雜誌中,如果沒有禁忌症,可考慮使用血栓溶解劑藥物治療作為一線治療,如果存在血栓溶解劑的禁忌症或出現血栓溶解劑治療後仍不穩定的病人,可以考慮進行緊急心導管治療,同時提出心導管室準備四大原則;減少、隔離、消毒及安全。文章獲得馬來西亞、 英國、西班牙、土耳其及希臘等國際專家的引用迴響。
  4. 推動重症新冠疫情創新照護:(1)超前部署全國加護病房最早管制探訪規定;(2)首創全國專責防疫加護病房;(3)全國首創重症藝術療癒病房;(4)全國首創55吋重症數位溝通智慧平台;(5)創新重症情境智能照明系統;(6)全國首創疼痛、躁動、譫妄、活動、睡眠障礙智能照護系統,提升重症病人照護品質;(7)新興傳染病獨立重症動線設計。
  5. 黃醫師首創完成高雄市所有專業救護員到院前救護車用藥之訓練,成功寫下亞洲心肌梗塞治療的新里程碑,為搶救亞洲的心跳聲向前邁進。
  6. 黃偉春醫師持續推動台灣及國際醫療品質提升,並積極從事國內外公共服務,深獲各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