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典範廳

歷屆台灣醫療貢獻獎

2020年度【台灣醫療貢獻獎】得主

林清淵 醫師

(左1:蘇院長貞昌 中:林清淵醫師 右:邱泰源理事長)

簡歷

  • 民國36年 出生於台灣台中
  • 民國63年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 民國79年 榮獲第10屆美國腹膜透析年會兒童腹膜透析最佳論文獎
  • 民國86年 榮獲第17屆國際腹膜透析學會最佳論文獎

推薦理由及傑出貢獻事蹟

  1. 1984年起申請人與謝從賓醫師開始進行學童超音波篩檢,1991年起申請人與保健基金會一起進行全國學童尿液篩檢,2006年起申請人與保健基金會進行全台灣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血片篩進行三段五級第二段找出高危險群進行防治工作並且進行台灣大型世代追蹤研究。
  2. 進行台灣兒童慢性腎臟病之大型世代追蹤服務及研究,2008年林清淵教授承接國健局兒童慢性腎臟病防治計畫組成全國兒童慢性腎臟病防治照護團 隊,開始收集兒童及青少年慢性腎臟病病童進行横向整合及縱向追蹤,以病童為中心進行疾病及心理管理迄今。
  3. 建構兒童急性腎衰竭治療的新技術,新療法新技術,兒童持續性緩效血液透析過濾術(SLEED-f) 加護病房最普遍的腎臟支持療法是傳統式的間歇性血液透析(IHD),但加護病房的病童往往血 行動力學不穩定而造成嚴重低血壓,或血引出來就發生低血壓而無法接受IHD治療,另一個方法為連續血液過濾(CVVH)但是因連續不停的進行血液過濾,會有抗凝血劑造成的出血問 題,因此吾人創新發展出第三種兒童持續性緩效血液透析過濾術(SLEED-f)來救治。連續緩效 血液透析(SLEED-f)的優勢在於能顧及血行動力學穩定,又能快速矯正敗血症休克相關之酸中 毒、電解質失衡,減少因過度使用抗凝血劑造成的出血,對部份血行動力學不穩定的急重症腎衰竭病童。本中心在2009年即開始使用在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急性腎衰竭病童,此技術為本中心首創,因為成效卓著,成果已刊載在國際兒童腎臟醫學會雜誌,並受邀2016年全美兒童腎臟醫學會專題演講,為世界頂尖水準技術。
  4. 發明專利中草藥、天然物之研發及應用 篩選可抑制活化細胞之冬蟲夏草活性成分及單純化合物,冬蟲夏草是子囊菌亞群麥角菌科真菌,寄生於鱗翅目洞蟲,其藥理作用十分廣泛和腎臟有關的包括腎功能及免疫調節功能。接著進行急毒性及亞急性毒性測試,證實均毒性,且開發固態冬蟲夏草菌絲體之培養方法,對農業經濟及中草藥的開發,科技進步均有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