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臟停止病人進行的心肺復甦術(CPR)可能進行修正
對心臟停止病人進行的心肺復甦術(CPR)可能進行修正。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唐萬春昨天表示,美國心臟學會最新版的高級心臟救命術準則,趨勢是增加心外按摩次數,從現行的十五次增為卅次。
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邀請擔任美國心臟學會急診心臟照護委員會委員的唐萬春談CPR最新發展趨勢。
現行高級心臟救命術,針對無心跳患者,是先電擊三次,再按壓心臟十五次,並配合兩次人工呼吸。唐萬春表示,針對心臟停止的病人,先做心肺復甦術的生存率,比先使用電擊器的病人來得好,明年美國將改變現行作法。
唐萬春指出,對心臟停止者,新版準則將調整為先做心肺復甦術兩分卅秒,再用電擊器電擊心臟一次,然後再做心肺復甦術,每個循環改成按壓心臟卅次,配合兩次人工呼吸,心外按摩次數是過去兩倍。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文鍾表示,根據研究結果,急診醫學界認為早期急救,按壓心臟比起人工呼吸重要。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指出,搶救心臟病發等心臟突然停止昏倒的病人,必須在倒下的黃金時間八分鐘內給予處置。(本文轉自聯合新聞網 記者許峻彬報導)
2005/07/22 | 點閱率: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