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研究指出:「確診病例的隔離病房環境檢體檢驗,包括床欄、陪病椅、馬桶、洗手台等重點區域,均可檢驗出病毒;但在環境清潔後,病毒量可大幅減少」。
國內近期有收置確診病例之病房環境檢體,包括床欄、陪病椅及洗手台等,檢驗出病毒;顯示病毒汙染的環境可能藉由未清潔的雙手傳播,致有環境汙染傳播模式(formite transmission)之可能性。
鑒於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及確實執行醫療機構清潔消毒之措施,可遏阻病原體經由手部及汙染環境,故請醫療院所配合以下事項:
(一)加強醫院環境清潔消毒措施:
1.落實全院環境清潔消毒措施,適時調整增加環境清潔消毒頻次,加強 公共區域消毒,如護理站、病房走道及扶手等,及關閉兒童遊戲區。
2.加強病室及分流看診區手部常接觸表面之重點區域清潔消毒作業,如床欄、陪病椅及浴廁等。
3.環境清消工作人員確實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
(二)落實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及來院民眾手部衛生:
1.院內應有充足且適當之洗手設備,落實手部衛生5時機,並訂有手部衛生作業程序且有管控與稽核機制。
2.於出入口、門急診及病房等區域,透過明顯告示、廣播或志工主動關懷等方式,提醒來院民眾與陪病者進出醫院應落實手部衛生。
為確保醫療機構落實環境清消作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有「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清潔人員管理原則」(附件),請醫院自我查檢整備。
相關「手部衛生步驟」、「醫療機構環境清潔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及「環境清潔品質管理工具」等宣導素材、查檢表及數位學習課程,請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 >重要指引及教材>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環境清潔消毒管理原則參考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