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

醫師公會全聯會調查反映醫療院所短缺之藥物品項 以保障醫療品質及民眾的用藥權益

文/周慶明 全聯會理事長

  2月6日凌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芮氏7.8級的大地震造成數萬人死亡,大範圍建築屋坍塌,災情嚴重,身處地震帶的台灣民眾更能感同身受地震帶來的災害。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土耳其救援隊是最早抵達台灣的國際救援隊之一,對於曾經的人道援助,慶明也希望盡一份心力回饋世界,因此,即刻徵詢理事同意,決定由全聯會率先捐款新台幣100萬元賑災款,期盼拋磚引玉,讓社會各界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同時發起會員愛心募款活動,彙集醫界力量,共同幫助災區完成緊急救援及災後重建工作。感謝各位會員的支持與響應,愛心捐款累績達750萬元,我們會將大家的心意送達土耳其醫師會,也期望世界上的天災人禍不再發生,人民都能平安辛福。

缺藥影響醫療院所醫療服務及民眾用藥權益,建議主管機關盡速釐清解決

  近來醫療院所持續傳出缺藥問題,深深影響對民眾醫療服務,慶明於今年初1月4日即要求全聯會調查各縣市院所缺藥品項達131項,立即提供給食藥署要求協助改善解決,並於相關委員會進行討論提出各項解決建議方案提供食藥署參考。2月初慶明也親自向衛福部薛瑞元部長反映問題嚴重性,獲薛部長支持緊急召開會議,經與醫界代表充分溝通,食藥署時訂定短、中、長期因應措施啟動各項方案處理。全聯會也積極協助調查醫療院所「amoxicillin / clavulnate複方藥品」需求,以利後續與國內外藥廠協調生產、供應事宜,另如小兒科藥品、破傷風疫苗等缺藥問題能快速獲得解決,讓醫療院所能順暢提供民眾最完善周全的醫療服務。

建議政府公務預算挹注「健保藥品費用分配比率目標制(DET)」超出目標額度之藥費,以避免缺藥憾事一再發生

  台灣健保以「物美價廉」馳名國際,但醫療投資不足,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占GDP比率偏低,在世界38個先進國家中,位居後半段班第35名。台灣人平均餘命不但輸給韓國,更是四小龍之末。癌症五年存活率、新生兒死亡率、慢性病照護等皆不如先進國家。

   近年來健保署對於台灣的藥品管控非常努力辛苦,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餘裕」下,又碰上農曆春節休息十天,再加上疫情與國際因素,就容易出現暫時性的缺藥。然權衡大局,如果驟然廢止DET制度,藥費不加以合理管控,勢必排擠到其它醫療支出,恐怕對台灣整體醫療環境和經濟成長都會有重大傷害,不可不慎。

   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把「餅」做大,合理增加總額給付(包括藥費、檢驗費、診察費、處置費和手術費等),同時優化DET。經本會基層醫療委員會深入討論,對調降藥價方式,提出多項調整建議,例如:台灣老化非常嚴重,有許多三高慢性病的藥物,是屬於「三同」「三B」類的藥品,這10年來DET的調整,幾乎到底價,若再往下調整,國外廠商將撤出台灣,劣幣驅逐良幣,絕非大家樂見,因此對第三B大類的藥品應訂有基本藥價保障措施(即藥品價格調降不應低於基本藥價);另藥品價格倘已低於基本藥價之藥品,其價格應調高至基本藥價;對於藥費成長率高的藥品,於DET調整分配調降額度的百分比應提高(即藥費成長率與價格調整比例之權重應相符),才是合理的價格調整方式。

   缺藥問題直接衝擊民眾醫療權益維護,慶明籲請健保署事先知會醫界與洽商,如何合理的執行DET,不應該頭痛砍頭,而是從長檢討,從速處理。在尚未有適當的改善方案之前,先擴大挹注健保預算,以免造成情況惡化而影響醫療品質與民眾信心。也期待政府每年能編足健保預算,並依照需求逐年提高健保總額以迎頭趕上OECD國家,造福民眾。

支持醫療院所維持醫療防疫量能,財政部公告減稅方案及居家確診個案C5案件確定免稅,感謝 蔡總統等長官、行政相關部門及協助本案所有朝野立法委員

   自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醫界全力配合政府及指揮中心的各項防疫政策,共同守護台灣人民健康。111年度疫情特別嚴峻,確診個案大幅增加,全國醫療院所及醫事人員無不憚精竭慮執行各項防疫業務。為體恤其辛勞,慶明及各縣市醫師公會幹部一直努力爭取相關減稅及免稅措施,以鼓勵全國醫療人員。在去年12月即開始進行向多位立委陳情並獲善意回應,近日財政部已正式公告「111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西醫師各項收入及醫療機構醫師報准前往他醫療機構從事醫療業務者,適用之費用率得按原訂費用率之118.75%計算(例如:西醫師全民健康保險收入之費用標準由每點0.8元提高為0.95元,掛號費收入之費用標準由78%提高為93%)。提高可自收入中減除之成本費用,具體達到減稅效果。另外備受各界關心的居家確診個案C5案件稅務疑慮問題,慶明特別感謝立法院邱榮譽理事長及羅致政委員、吳秉叡委員、蘇巧慧委員、蔡適應委員等協助處理,並獲健保署石崇良署長及賦稅署的支持,基於其給付費用係來自防疫特別預算,確定同意免稅。慶明感謝蔡總統、賴副總統、陳院長、相關行政部門及所有朝野立委對醫療院所全力支持與一路相挺,為醫療院所最堅強的後盾。未來慶明與全國五萬四千名醫師將一本初衷竭盡全力固守防疫崗位,為守護全民生命健康持續努力。

對113年度健保總額範圍低推估公式之建議

   「總額範圍計算公式之合理性」對全民健保財務、民眾就醫權益及醫療服務提供者影響甚鉅。但在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慢性病人增加、醫療服務成本年年提高…等因素下,現行低推估計算公式,是否符合實際,能維持年度醫療照護所需﹖慶明特責成本會專案小組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通盤審視研議。

  案小組認為現行低推估公式計算,低估了「投保人口結構改變對醫療費用的影響」及「醫療服務成本的增加」。對於社保司研議將「民眾付費能力」納入低推估公式,本會認為,所謂「民眾付費能力」的定義,尚待釐清。即使經濟衰退,民眾就醫需求不會受到付費能力影響,仍然持續成長;若「民眾付費能力」不足,無法滿足醫療需求時,本會認為應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足或提供相對應的配套措施(如:限縮給付項目)。考量健保資源有限,醫療給付範圍需要有彈性調整的優先順序,以確保不因醫療資源縮減,影響民眾健康。同時,建議衛福部規劃自行調查各總額部門之醫療服務成本指數,以實際反應各總額部門不同之成本。本會將繼續與社保司溝通。

反映近年勞動法令制度改變,診所聘用護理人員成本增加,爭取健保總額新增預算,提高診察費

   本會於去(111)年9月衛福部健保會總額協商會議爭取本項預算6.593億元,當時與付費者代表協商破裂,依法二案併呈。經本會持續不斷的溝通努力,部長112年1月裁示採納通過,做為推動本項的預算。
按現行健保支付標準規定,門診診察費1~30人次是358點,遞減到最後一階是每位50點;而護理費(29~39點)是內含於門診診察費內,實不足以支應日益增加的聘用成本。經本會召開基層醫療委員會,各縣市基層代表熱烈討論,建議方案為「西醫基層診所聘請有執業登記之護理人力者,門診診察費1-30人次,每人次增加6點(含山地離島地區及精神科門診)」,用於提升護理照護品質。此外,本於「醫師診察是診斷的核心」,慶明也責成本會基層幹部,以維護醫師專業與尊嚴為原則,繼續研議提升所有科別的門診診察費方案,爭取預算,調整健保支付標準。

結 語

   全聯會與相關醫療團體合作,於每年3月起定期舉辦「醫療安全暨品質研討系列」線上直播課程,本研討系列之主題係經由臨床實務、實證醫學、倫理、法律等面向探討,邀請專家學者共同發表評論,透過實務經驗分享,以強化病人安全,提升醫療品質,紓解醫療爭議,建置優質安全之醫療環境。此外,醫界同仁亦可透過線上研討會獲取相關資料,繼續進修、自我終身學習。

(台灣醫界雜誌第6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