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

全聯會全力爭取合理健保總額成長率
以提升國人各項健康指標,完善醫療執業環境

文/周慶明 全聯會理事長

前 言

  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佔GDP比例過低,以及健保總額長期投入不足,使台灣在世界各國健康指標評比中,大幅落後日韓等國家。全聯會為此在衛福部健保會「113年健保總額協商會前會」中,全力爭取合理的總額成長率,期望日後能協定出符合民眾實際醫療所需的預算,讓台灣各項健康指標更進步,醫療執業環境越來越完善。此外,全聯會也持續關心各項醫療法案,其中關於將「氯二氮平」及「苯巴比妥」之複方藥品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的規定,全聯會對此表達疑慮,並建議管制藥品稽查準則,應建立符合比例原則,並給予一定比例容錯率,慶明親自帶領幹部,拜會林靜儀立法委員及蘇巧慧立法委員,感謝兩位委員支持並協助發聲,也感謝王次長、衛生福利部與食品藥物管理署等相關行政部門,願意聆聽來自醫界的建議,共同為維護民眾健康權益努力。

參加衛福部健保會「113年健保總額協商會前會」,全力爭取合理的總額成長率

  9月衛福部健保會協商113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在即,於8月16日召開「113年健保總額協商會前會」。這次是對全體健保會付費者代表委員,闡述增加醫療投資、增進民眾健康、健保要更好的重要會議,慶明率同全聯會陳相國副理事長、黃啟嘉主任委員、黃振國常務理事、林誓揚理事,由林恒立副秘書長進行完整精闢簡報後,針對委員詢問,分工合作協力說明。有關113年基層總額成長率草案,前經全聯會基層醫療委員會及專案小組多次審慎研議後,以基層醫療的可近性、加強年齡及疾病照護為主軸,提出項目包含三大面向:第一是「延續112年項目」,包括新藥(新醫療科技)、藥品及特材放寬給付規定所需預算、配合分級以及因應基層護理人力需求提高診察費;第二是「強化年齡別的照護」,包括未滿4歲兒童及75歲以上高齡長者,需要醫師耗費較多診察時間與溝通,爰規劃爭取診察費予以加成;第三是「配合執行政策所提高醫療服務密集度」所需預算,例如因應高血壓指引修正、因執行代謝症候群計畫延生檢驗(查)、提升國人視力照護品質…等項目。當天,醫院與基層代表提出草案所需成長率各達8~10%。

  委員們肯定醫界過去新冠疫情期間的付出與辛勞,但對於今年3月以後取消隔離照護,原本由公務預算支應的確診個案醫療費用全部轉由健保支付,因此醫界提出編列總額成長率項目預算支應的部分,付費者代表委員認為公務預算與總額基期概念不同,難以認同,連同衛福部各司署提出之各項健保總額中長期計畫,要求各司署應說明過去投入之公務預算額度及財源,以及由健保支應後,新增、移轉或替代的情形。近期健保審查短期住院個案,致癌症病人無法請領商業保險,可能被迫中斷治療,這凸顯出健保財源不足的問題,慶明也再次表示,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佔GDP比例過低,以及健保總額長期投入不足,已使我們在世界各國健康指標評比中,大幅落後日韓等國家,醫護過勞的現象也都是現在進行式。籲請負責協定每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的健保會,能協定符合民眾實際醫療所需的預算,期待台灣各項健康指標(如: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慢性病照顧…等)更進步,台灣的醫師與醫療人員有安心的執業環境。

醫預法相關授權法規已公告預告,蒐集醫界各方意見,共同建置完善關懷、調解機制,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在朝野各界努力下於去年5月3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6月22日總統公布,施行日期則由行政院訂定。在經歷一年多的努力,衛生福利部在今年8月1日一口氣公告預告9個相關子法規,預告期間僅為短短30天,實施日期均訂為113年1月1日,全聯會在收到公文後,立即進行徵詢相關團體及委員會委員意見,慶明也指示成立專案小組研議處理,俾提出醫界意見。慶明也期待各層級醫療院所多多提供實務運作見解,提供衛生福利部參考修正,讓這部研議多年的法案能夠在有完整母法及子法的法制基礎上,真正有效緩解現行醫療糾紛訟爭之紛擾及社會成本之耗費,落實立法「醫療事件即時關懷」、「醫療爭議調解先行」、「系統精進提升品質」的美意。

建議衛福部不宜實施將「氯二氮平」及「苯巴比妥」之複方藥品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建議管制藥品稽查及罰則應有一定比例之容錯率

  衛生福利部今年7月公告預告修正「管制藥品分級及品項」草案,因關係民眾醫療權益,除全聯會二度函文衛福部與食藥署表示不宜實施將「氯二氮平」及「苯巴比妥」之複方藥品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並在公告前應與醫界進行溝通討論外。慶明親自帶領幹部拜會林靜儀立法委員及蘇巧慧立法委員,感謝兩位委員支持並協助發聲。衛生福利部旋即召開會議討論,當日主席王次長表示會再與醫界充分溝通說明,不會馬上公告施行。同時慶明也在會中建議管制藥品稽查準則,應建立符合比例原則,並給予一定比例容錯率之規定,王次長表示支持將請食藥署進行研議,列入執法面相關指引。慶明感謝王次長、林靜儀立法委員、蘇巧慧立法委員、衛生福利部與食品藥物管理署等相關行政部門願意聆聽來自醫界的建議,共同為維護民眾健康權益努力。

研議精進113年「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提升院所參與意願,照顧民眾健康

  「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都屬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型計畫。全聯會這一年來配合國健署,宣導鼓勵院所參加。其中,「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統計截至112年7月收案6.2萬人,有參加計劃但未收案的診所佔將近40%,全聯會收集會員意見向該署反映,因診所規模大小不一,有案源難找及行政作業複雜等問題,建議除了國健署協助派案之外,應提出整體改善措施,以免院所望而卻步。相對的,對於規模較大診所來說,計畫原規定診所收案上限200人,雖已於7月調升為300人,考量計畫執行目標是25萬人,經全聯會與國健署討論,113年預計上限將增加到500人。

  慶明肯定本計畫有助於避免因疾病進展而耗用更多醫療資源,進而達到提升國人健康餘命的目標。依國健署統計20-64歲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24.8%(390萬人),實證顯示,若代謝症候群不介入改善,以Pre-DM為例,一年內會有5%發生DM。惟健康行為須要長期落實,本計畫須持續追蹤個案維持情形,全聯會也會繼續爭取「收案評估」、「追蹤管理」、「年度評估」等各階段合理的支付點數。

  「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則是針對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肺癌,以篩檢異常個案為中心之主動追陽管理模式,支付追蹤管理費及診斷品質費,透過本計畫達到降低晚期癌症的發生且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本計畫6月才剛開始實施,慶明期許參與的醫院及診所,秉持「醫療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發展以人為本的照護模式,待執行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改善修正,提升民眾健康。

結語

  考量現今護理人力嚴重不足,已影響醫療院所正常運作,更與病人就醫權益息息相關,慶明關心此一議題未來發展與影響,在全聯會醫療政策委員會多方研議後,已向衛生福利部提出建議並促請加速處理解決。其中建議包括提升招生率及考照率、擴大辦理公費生培育、增設學士後護理系、提高獎學金等措施,並建置相關平台鼓勵已有執照之護理人員重返職場,增加護理人才回流意願,藉以提升護理人力供給。同時亦建議應妥善規劃盤點護理輔助人力,尤其偏鄉及基層輔助人力需求。並建議政府首應提升醫療於整體GDP占比,此既為醫、學、產業界專家學者一致共識,就應盡速著手推動,另如日本政府直接定額補助醫事人員薪資也非常值得參考。慶明期待在這後疫情期醫療正處急待修復的關鍵時刻,解決護理人力困境的各項解決配套措施都不應有所拖延,否則因護理人力不足迫使醫院關床,導致醫療環境惡性循環,絕非社會所樂見。
 

(台灣醫界雜誌第66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