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WMA)第188屆理事會(Council Meeting)於4月7-9日假澳洲雪梨召開,共30餘國醫師會派員參加會議,本會由李理事長明濱率團,吳召集委員運東與林主任秘書忠劭隨同。歷年日本醫師會皆派該會幹部出席與會,因3月11日東日本發生芮氏規模9級地震及隨後引發之海嘯與核電廠輻射外洩災難,日本醫師會協助處理後續相關緊急醫療,致未能推派該會幹部參加本次理事會議,爰指派會務人員Mr. Hisashi Tsuruoka代表與會。
理事會議由秘書長Dr. Otmar Kloiber唱名報告出席人員及歡迎新當選理事開始,隨即由理事互相推舉選出相關幹部,結果由地主國澳洲籍Dr. Mukesh Haikerwa獲得理事們一致推崇,當選理事主席(Chair of Council),日本籍Dr. Masami Ishii雖因故缺席,仍獲選連任副理事主席(Vice-Chair of Council),德國籍Dr. Frank Ulrich Montgomery則當選司庫(Treasurer)。接著指派各理事擔任相關委員會委員及確認通過各委員會顧問名單。本會李理事長明濱獲續任醫學倫理委員會(Medical Ethics Committee)及社會醫學事務委員會(Socio-Medical Affairs Committee)顧問;吳召集委員運東亦連任財務暨規畫委員會(Finance and Planning Committee)顧問。WMA理事主席、副理事主席、司庫及顧問任期皆為2年,期間自2011年起至2012年止。
於確認2010年假加拿大溫哥華召開之第186屆及187屆理事會議紀錄後,WMA會長Dr. Wonchat Subhachaturas致詞並報告當選會長後參加之各項活動及獲致成果,Dr. Wonchat提及近來發生於紐西蘭基督城、中國雲南汶川、日本宮崎仙台、緬甸、泰國南部等天災地變時,特別請與會人員為喪失寶貴生命的罹難者起立默哀。緊接著澳洲衛生及老人部長The Hon. Nicola Roxon致詞歡迎各國代表不辭辛勞遠從世界各地至澳洲參與盛會。之後即由Dr. Kloiber及各委員會向理事們提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代表亦蒞會簡短報告。
會議前2天議程依序召開倫理委員會、財務暨規畫委員會及社會醫學事務委員會,各委員會分別就相關議題具體而微詳盡討論,各委員會委員對於相關文件用字遣詞無不字斟句酌,研議過程嚴謹細緻。3個委員會於召開會議之前分別由各該委員會委員互選召集委員,召集委員產生後即由召集委員主持委員會議程之進行。倫理委員會由挪威籍Dr. Torunn Janbu連任召集委員、財務暨規畫委員會由以色列籍Dr. Leonid Eidlman獲選召集委員、社會醫學事務委員會由英國籍Sir Michael Marmot當選召集委員。各委員會研討的所有議案於第3天提交理事會研議確認或建議再提大會討論。
WMA共有97個正式會員國,依會員國所在地理位置,劃屬非洲、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及太平洋等6個區域,本會依該區域劃分方式,與日本、韓國等13個會員國同屬於太平洋區。WMA理事任期一任2年,合併同區域各會員國繳交年會費人數每達5萬人即得選出一名理事,所餘不足5萬人部分,亦取得一個理事席次;單一會員國繳交年會費每達5萬人,該國即自動於該區域取得一席理事。2011年6個區域合計總繳交年會費人數共可產生24席理事,其任期自2011年至2012年止,本會所屬太平洋區總繳交年會費人數達20萬餘人,因此有5名理事席位,複因日本醫師會繳納年會費超過15萬人,爰自動取得3席理事,餘2個理事席次開放同區域其他會員國競選結果,分別由澳洲醫師會及韓國醫師會勝選。
WMA年會費依會員國自行申報該國會員醫師人數,乘以每人2歐元計收,2005年理事會提案應依會員國經濟能力,分別繳交不同年會費。依該決議遂於本次理事會提出年會費收費標準修正草案,該草案依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各國經濟分類準則,區分會員國為A(低收入)、B(中低收入)、C(中高收入)、D(高收入)等4個群組,各群組會員國之每一醫師會員每年會費金額分別以0.4、0.9、1.5及2.0歐元計收;至應繳納會費人數,則以各會員國於2009年及2010年兩年實際繳納會費平均人數計算之,倘該2年資料因故缺漏,則以2005年當年實際繳納會費人數訂定為應繳納會費人數。台灣依該草案歸類於D群組,且計算結果應繳納會費人數即為本會申報會員人數1萬1千人,因此該修正草案對本會年會費繳交款額無實際影響。
WMA大會依會員國所在6個區域每年擇一區域舉辦,每6年一次循環。2010年大會業於加拿大溫哥華召開完畢,2011年大會訂於10月假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Montevideo)舉行,2012年大會將於泰國首都曼谷舉辦。依該規則,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將不分順序開放由歐洲、亞洲及非洲3個區域有意舉行大會之會員國提出申辦。
3天會議討論許多重要之議題,茲摘錄如下略以︰
一、聽取日本醫師會Mr. Tsuruoka和紐西蘭醫師會Dr. Peter
Foley分就該國近期發生的地震災情提供口頭報告後,理事們咸認WMA應提供各會員國重大災難防範措施,及重大災難醫療相關資訊之交流與相互學習的支援平台。
二、WMA應與其他國際性醫事人員相關團體合作,透過提昇醫事專業人員、病人及各國政府對於非傳染性疾病的認知,以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治療與復健等方式,減少全球性共通的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經濟負擔。理事會決定於10月假烏拉圭召開的大會討論「慢性病對於健康及全球經濟負擔的影響」並提出WMA相關聲明(Statements)。
三、理事會認為醫師等醫事人員應受到最完善的保護,以免除醫療暴力事件的威脅與傷害,爰決議於大會提案討論建置國際通用的暴力事件通報機制,俾系統性反應醫事人員和醫療設備所受潛在的醫療暴力威脅。全體理事認為所有醫療暴力攻擊事件都應嚴肅慎重地調查,並對施暴者予以法律制裁。
四、理事會討論到醫師運用網際網路同時存在的風險和機會,數名理事指出該國業已制定相關參考指引。理事會決議組成含括年輕醫師的工作小組,以檢定並提出WMA對於醫師運用網際網路應有的態度與策略方針。
五、理事會研議應發展舉報系統以監測是否落實東京宣言(Declaration of Tokyo)規範醫師不應涉入人犯拷問議題。理事會建議各會員國應提供醫師於困難情境下的協助與支援,包括幫助病人舉報與就醫權利相關的暴力傷害事件,並設定醫師專業倫理準則。
六、世界各國醫師應加強對抗菸草相關製品對於民眾健康造成的危害。
七、由於已造成民眾基本醫療用品匱乏,呼籲歐盟立即停止對象牙海岸的經濟制裁,以免導致該國民眾醫療需求權益受損。
![]() |
|
2011年第188屆世界醫師會澳洲雪梨理事會開會現場
|
|
![]() |
![]() |
本會李明濱理事長出席會議 | 本會吳運東顧問出席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