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於1月28日在大陸北京成立聯絡處,李明濱理事長帶領莊維周常務理事;何活發、黃啟嘉、李紹誠理事;張德旺常務監事;兩岸事務委員會鄧昭芳召集委員、吳首宝、何啟功委員及林忠劭主任秘書,出席本會於大陸成立之第1家聯絡處揭牌典禮,儀式及隨後的記者招待會假北京寶島婦產醫院舉行。本會期盼於大陸醫療系統快速發展階段,經由北京聯絡處的設立可以提供兩岸醫界更直接、更便捷的學術交流,有效提升大陸的醫療技術、服務觀念等醫療內涵建設,促進兩岸醫界合作良性發展,提供病人更好的醫療服務。
本會與衛生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等單位長期互動往來,爰各相關單位皆指派人員參與揭牌盛會以示慶賀。衛生部由港澳臺辦公室王立基副主任及李維處長代表參加;中華醫學會吳明江副會長蒞臨會場;中國醫師協會陸君副會長、聯絡部石麗英副主任親臨祝賀;北京市海澱區衛生局段安安局長親自出席;北京寶島婦產醫院許義郎名譽院長、楊文秀董事長、余堅忍院長、姜禮盟及林錦鴻2位副院長等皆到場捧場。
余堅忍院長首先以地主身分致辭,解說本會與北京寶島婦產醫院合作緣起,及促進兩岸醫界交流合作方面的各項努力。余院長表示,北京聯絡處選在該院設址成立,將以該院為平台,促進兩岸醫界在人才、技術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並將台灣醫師的執業精神帶進大陸。
李明濱理事長致詞表示,本會設立北京聯絡處是積極的嚐試,也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日後可向大陸其他省市延伸,充分整合兩岸醫界優勢力量,促進兩岸醫界合作良性發展。李理事長提到,台灣醫師有多種方式獲取大陸的醫師資格證書,但還面臨一些具體問題,比如醫師只能在大陸定點執業,刻正研究可否讓台灣醫師多點執業。隨後,李明濱理事長贈送北京寶島婦產醫院「醫界橋樑,功在兩岸」感謝狀,北京寶島婦產醫院楊文秀董事長回贈「兩岸醫界,共鑄輝煌」墨寶以示答謝。
王立基副主任致詞提到,兩岸醫藥衛生領域交流合作日趨密切,層級不斷提升,針對兩岸醫藥衛生合作、食品安全合作等已簽署協議。根據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相關規定,已有24家台資及兩岸合資醫院在大陸開設,目前台灣醫師取得大陸醫師證書有3種管道:1、年輕醫師通過考試取得執業資格;2、提供有效執照即可申請在大陸執業三年,到期可續延;3、具備台灣專科醫師資格,即可轉換大陸醫師資格。王立基副主任期許本會北京聯絡處成立後,要強化兩岸年輕醫師間的交流與培養,造福兩岸民眾。隨後與李明濱理事長等兩岸嘉賓共同為本會北京聯絡處揭牌。
為進一步具體落實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合作,本會代表團由李明濱理事長帶領,是日下午至中國醫師協會拜訪。該會張雁靈會長、陸君副會長、楊民秘書長、石麗英副主任、醫師報張豔萍副總編輯代表接待。雙方達成共識略以:(1)兩會同意共同成立研究小組,積極討論建立各種合作機制,擴大並深化人員及學術交流、互訪層面,提出建議供政府制定政策參考。(2)委由本會辦理「台灣醫師證書認證、轉換大陸醫師證書」議題,仍請中國醫師協會協助與衛生部溝通說明,以雙軌並存,提供台灣醫師換證。(3)建議兩會共同於北京、上海、廈門、蘇州或台北辦理與醫療技術、醫療專題或醫療資源有效使用等相關議題之專題研討會。(4)「醫師多點執業」雖已在部分地區試行,請中國醫師協會瞭解如何讓該制度更具彈性,以利社會資源更能妥善運用,便利病人看診。(5)專科醫師執行部分醫療業務(如超音波操作)受到限制,致無法提供病人專業完整的醫療服務,請中國醫師協會進一步了解,並向有關機構提出「以病人為中心的改善建議」,適時促請管轄機構調整、修正該項政策制度。(6)積極促進住院醫師培訓與交流。(7)在中國修習醫學之台灣籍醫學生如有需要,應適時提供適當諮詢管道與協助窗口。拜訪結束前,雙方互贈紀念禮品,張雁靈會長致贈本會之花瓶,即留置擺放於本會北京聯絡處以資紀念。
本會代表團除出席北京聯絡處揭牌典禮及拜訪中國醫師協會外,亦安排會晤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汪良台長,俾初步瞭解大陸廣播相關事務。北京聯絡處主任將由莊維周常務理事擔任,余堅忍院長擔任副主任,任職於北京寶島婦產醫院之10餘名台灣醫師亦將協助處理聯絡處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