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大陸因政治歧見造成軍事長期阻隔,醫療發展差異固可理解,然大陸推行醫療改革不遺餘力,尤對各國政府及全球經濟學家讚嘆不已的台灣全民健保充滿興趣,多年前起即於兩岸四地辦理場次不可勝數的國際研討會,希冀從學術理論到管理技術多方瞭解台灣辦理全民健保成效。另方面,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鎮層級更廣派各類參訪團體到台灣各層級醫療院所實地考察,莫不努力窺知習得寶貴的台灣經驗。反觀台灣,大陸相關事務統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負責,海峽交流基金會擔任對口單位,未有專責部門負責全面而完整的蒐集、分析與研究大陸醫療政策、醫事法規、醫療制度、醫師教育,醫師人力供需及各專科醫師專業權益保障,遑論資源自籌的民間醫療機構與社團組織。
回顧10餘年來,投資大陸醫療機構的台灣財團及本會會員不知凡幾,惟其成效各殊、結果各異;至本會會員換發取得大陸醫師證書者,查僅800餘人,實際至大陸執行醫療業務者,更是寥寥可數。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架構下,政府雖開放大陸學子負笈來台就學,堪可慰者,政策尚不開放陸資在台設置醫療機構,亦不開放取得大陸醫學系學歷者參加醫師考試。惟現況如此,在兩岸經貿活絡、人民往來頻仍下,10年後兩岸環境條件必與現情不同,倘視野不及未來,局勢丕變致影響醫界生態時恐措手不及。
檢視ECFA原則下兩岸關係條例之發展,及近年立法院、地方政府與衛生署積極推動設置醫療專區,強調發展國際醫療氛圍種種跡象,為前瞻處理臺灣與大陸醫師往來相關事務,以謀保障兩岸人民醫療權益,李理事長明濱於3月24日至27日正式以本會名義,率領鄧副召集委員昭芳、莊常務理事維周、張常務理事煥禎、吳召集委員首宝、高雄市衛生局何局長啟功及林主任秘書忠劭赴北京參訪拜會衛生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及緊急救援訓練中心等單位。
3月25日中國醫師協會安排本會一行參訪緊急救援訓練中心,該訓練中心王莉總經理出面接待,陪同者有王威培訓總監及魏輝市場總監。該訓練中心於去(2011)年3月正式揭牌,為大陸首家緊急救援訓練中心,成立緣由係大陸各地每年都有自然災害,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與損失,故建立符合各種不同災害特點的緊急救援培訓體系,以提高災害應急能力。
3月26日早上本會參訪團一行由衛生部陳竺部長親自接待,座陪人員包括醫政司郭燕紅副司長、科教司金生國副司長、港澳臺辦王立基副主任、李維處長及段媛媛項目官員等。陳竺部長首先介紹近年兩岸醫藥衛生領域交流情況,及簽署的幾項衛生合作協定。接著回顧大陸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及下一步工作目標,並讚賞臺灣在醫改中提供了借鑒經驗。陳竺部長特別就人口老化問題詢問臺灣在老年保障、照護等方面的經驗,希望兩岸加強合作,成立專門研究小組,共同研究以因應社會老齡化問題。李理事長明濱則就臺灣醫師到大陸執業、兩岸醫師繼續教育訓練、台資醫院在大陸發展等問題與陳竺部長交換意見。
下午前往中國醫師協會拜訪,殷大奎會長當日因另有要公不克親自接待,業於25日晚宴招待全體團員以示誠意。協會當天由楊鏡、蔡忠軍二位副會長、曹金鐸培訓部主任、石麗英聯絡部副主任、郝德明考核辦副主任及柳琪林事業發展部副主任共同接待本會參訪團。中國醫師協會於2002年1月成立,迄今恰滿10週年,雙方訪談中楊鏡副會長提及6月26日為中國醫師節,楊副會長面邀李理事長到北京參加該協會醫師節盛會,李理事長亦回邀楊副會長等幹部於11月12日本會醫師節慶祝大會來台共同慶賀醫師節,雙方相談甚歡。
3月27日本會參訪團最後一個行程為拜會中華醫學會,該會具有百年歷史,與台灣中華醫學會亦有相當淵源。該會會長與衛生部部長同為陳竺先生,拜會是日劉雁飛副會長雖有外省行程,仍特地趕來相會後始請吳明江副會長主持,在座人員有羅玲及楊民兩位副秘書長、劉君玉繼續教育部副主任、鄭嶸對外聯絡部負責人、侯充學術會務部項目主管及司文對外聯絡部項目主管等人。吳明江副會長曾多次參加世界醫師會相關會議,與李理事長不僅熟稔,亦曾蒞臨台灣親至本會拜訪,兩會雙方自是暢談敘舊,氣氛融洽。
返台後,李理事長於國際事務委員會報告此行經過,即獲各委員建議應組成兩岸事務委員會以專責處理兩岸事務。經掣案提本會理事會議研討結果,亦獲得全體理事認同,將由李理事長就學者專家暨本會理監事、縣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及本會會員代表中遴聘相關委員,以便持續規劃並辦理後續兩岸相關事宜。歸納總結此次北京參訪行程,不僅為本會首次正式與大陸衛生部、中華醫學會及中國醫師協會具體研商且獲得高度共識,有助兩岸醫界將來溝通與持續進展。本會將積極介入並實務處理兩岸與醫師權益相關議題,包括換發大陸醫師證書、簡化大陸執業申請、繼續教育積分取得與認證、醫事法律相關問題、台資醫院籌辦與經營等議題。未來更規劃成立視訊平台或其他類此管道以方便擴大參與,讓更多有興趣及有實務的會員提供更多元想法參與討論,創造並提供會員醫師更有尊嚴的執業選擇。